环境保护部部长 周生贤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新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生态文明再次做了强调。这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特征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传统工业文明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严重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文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要求,从文明的高度来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涵盖了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等。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在价值观念上,生态文明强调给自然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保护和发展自然,给自然以人文关怀。生态文化、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道德成为社会公德并具有广泛影响力。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转变;从传统经济发展动力——利润最大化,向生态经济全新要求——福利最大化转变。
二是在实践途径上,生态文明体现为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追求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经济运行生态化,改变高投入、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绿色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生态文明倡导人类克制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和享受,选择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三是在社会关系上,生态文明推动社会走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一般说来,人与社会和谐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反之,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也会对社会带来消极影响。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和投诉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将生态理念渗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代际、群体之间的环境公平与正义,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是在时间跨度上,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日益显现。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呈现出压缩型、结构型、复合型特点。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这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取得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而且是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靠自然界而生活,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追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和过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保护好自然。建设生态文明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在于十分重视“和”,讲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今天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应当认真汲取这种和谐理念,深刻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传统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传统工业文明日益凸显的弊端和难以摆脱的困境,促使人类深刻反思和不断觉醒,积极探寻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也不是放弃工业化,而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和超越,使工业化、生态化相互融合,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过快。长此以往,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持续。这些年,尽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陆续出现。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承载力,水、大气、土壤的污染相当严重,环境污染源日趋复杂。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人口继续增加,污染物产生量还会增多,而保护环境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都至关重要。
三、生态文明重在建设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又是现实的目标;既是生动的实践,又是长期的过程。生态文明理想和目标的实现需要长期的建设实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注重建设,常抓不懈,切实解决最突出的问题,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收到良好成效。
努力形成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缺陷在于低估了自然的反作用,没有把环境成本计算到经济成本之中,并把自然资源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仓,忽略了资源的有限性。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彻底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方式,要求人们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把经济开发活动控制在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要健全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严格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深化价格改革,加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价格机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不断完善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绿色贸易、绿色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要建立健全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以及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保驾护航。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本质上都是生态经济,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过程和生态化体现。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争取逐步降低碳排放强度。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毫不松懈地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和整治。节能减排是环保工作的硬抓手。要将“保运行”作为当前减排工作的中心任务,狠抓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行;以火电行业为重点,大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以造纸行业为主攻方向,重点削减水污染物排放量,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制度和饮用水水源应急监管体系;着力搞好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尊重自然规律,用人文关怀治水治污,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强化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处罚和问责措施。抓好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组织实施好《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积极防范一切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环保工作的灵魂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的时代重任,是新时期环境保护事业的灵魂所在。对环保部门而言,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围绕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个主题,高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积极作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和践行者,在更高层面上、更大范围内审视和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环境保护的新道路。
立足当前,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的环保工作。深入研究金融危机对环境保护的新挑战,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对环保工作的新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毫不松懈地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充分发挥环评制度的宏观调控作用,切实解决城镇环境问题,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不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大力研发和推广高效绿色适用技术,提倡和引导绿色消费。
准确判断,继续推进环保工作的历史性转变。历史性转变是科学发展观在环境保护领域的集中体现。历史性转变的提出,标志和预示着我国进入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阶段。要真正达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重”、“同步”和“综合”,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以人为本,加快解决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坚持环保为民,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是探索环保新道路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建章立制,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需要建立健全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以及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
尊重创造,鼓励各地各部门大胆实践取得经验。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需要各地各部门共同参与、共同推进,发挥各方面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热情。
环境保护事业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我们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环境保护的新道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来源:《求是》杂志2009年第22期